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金色風華

赤科山及六十石山平均海拔約800900公尺,早期移民以種植地瓜、玉米、甘煎、花豆、芋頭及生薑等雜作為主,同時畜養豬、雞等維生。直到民國五十二年,赤科山農民從故鄉嘉義梅山引進金針種植,在尚未發展大規模經濟作物之前,農戶栽培金針多為自種自食或庭院美化,零星種植於菜園邊、溝渠旁、宅院前或水田旱園頃界之閒置土地上,產值極低,俏屬「附帶型」的作物。

 但是在赤科山地區,由於常年雲霧籠罩,厚重之濕氣及露水,提供了金針生長所需之水份,再加上土質為鬆軟及地力極佳之紅壤士,金針的收成頗豐,於是六十石山的農民亦隨之種植。此後,隨著金針專業區的經營、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推廣行銷的成功,金針逐漸成為赤科山和六十石山最具規模的經濟作物之一,並且分別在民國八十一年和八十三年成立金針產銷班,擠身為台灣五大金針產地之列。民國八十五年起,平地之部份稻田亦跟隨改種 早生種金針。

赤科山近年隨著國民旅遊的興盛,慕名而來的遊客逐年增加。為了提昇傳統農業的競爭力,使農村的活力再生,花蓮縣政府農業局亦積極推展休閒農業風氣,和鄉鎮公所及農會共同輔導兩地的金針農,將傳統的金針專業產銷區,逐步轉型為精緻的休閒農村,提供遊客完善的食宿與交通服務。

如此一來,夏日花季期間上山遊賞的民眾,除了可以享受高地的涼爽氣溫與潔淨清新的空氣之外,還能藉由便利的食宿服務,體驗山間的農家生活。